阿妙進入診間後,有著明顯的下顎突出及向右偏斜,會讓人一眼就將目光集中在中下臉。求診的年齡約在三十歲的中段班,屬於正顎手術的中高齡層,因此在問診的時候,會與阿妙多討論想動刀的主要原因為何?因為已經有著穩定的生活及固定的收入,也屬於在公司裏面的領導型的人物,在可以自己預假,又能自己負擔這項手術的費用的情形之下,才在這個時間點來求診。
自信,真的是手術可以給患者最佳的心理寄託,也是因為這樣,手術完後拍照的頻率增加了,照鏡子的時間也變長了。往往手術後,我都會將患者手術前的照片拿出來比照一下。他們有的會說:這是誰呀,已經不認識了!有些會說:我自己都不敢看以前的照片了。聽過一年後回診的患者就會說:
跟我同樣是彰化鄉親的小慧,來到我的門診,是由爸爸、媽媽一起帶來的,其實爸爸看起來很飛遜,綁著一頭小馬尾,也很健談。但小慧坐在我面前時,還是會有芥蒂,無法自然地訴說他的主訴給我聽。我心裡清楚來的主因,很明顯是因為嚴重的戽斗,加上極大的開咬,導致她說話不清楚,
印象中的小宛是很獨立的孩子,直到門診前都還是自己一個人來回診。第一眼看到她,其實很大方自得,應該是有備而來,也對長庚的正顎手術結果做了不少功課,因此完全不怕生(對!生就是我)。
小郁在我們工作團隊中一直是個個性開朗的好夥伴,常常聽到她的學姊跟我說會有個學妹來找我,需要我好好照顧,我想應該是有咬合上的困難,要來動大刀了吧!『只有戴上口罩,我才能比較有自信跟人家對話,在工作場域中,甚至是下班後,總是
小彤在念書的時代已經矯正過齒型,但是齒型的咬合功能依舊對她仍是一個困擾,過了幾年後,一直想要接受正顎手術,因為她在社群網路上了解,手術後一方面可以改善咬合功能,另一部分可以針對中下臉進行微調,讓外觀看起來沒有那麼兇。確實也是,沒錯!